本報訊(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蔣波)龍從發、任本榮、沈松柏三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創作的木雕船模、漢繡、剪紙等非遺作品,將成為文化旅游產品進入大市場。昨日,武漢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這三位非遺傳人簽訂了非遺產品開發推廣戰略合作協議。據悉,這是武6企業首次與非遺傳人簽訂合作協議。
三位非遺傳人是我市赫赫有名的民間工藝大師,其中龍從發、任本榮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沈松柏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他們的非遺作品楚風漢韻濃郁,具較高藝術價值,不少作品被政府作為外事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由于條件制約,目前這些具有市場潛力的非遺作品缺乏進入市場的平臺。
目前,武漢旅游發展投資集團已注冊成立武漢非遺文化發展公司,招聘一批從事非遺創意、開發、包裝、銷售的專業人才,擬投資500萬元,嘗試啟動策劃、生產和營銷產業開發模式,使非作品進入文化收藏市場、高端禮品市場和大眾旅游市場。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朱毅出度簽約儀式,他指出,將3位非遺傳承人的作品推向市場,讓更多的人了解武漢非遺、了解武漢文化,對于擴大武漢文化影響力有著深遠影響。
【大師素描】
龍從發:
創作最大的“中華巨龍”
簽約儀式后,74歲的龍從發大師非常激動,他對自己的作品進入旅游市場充滿了信心。
他向記者透露:剛完成了一件“中華巨龍”作品,整個木雕船模全長1.6米、高1.05米、寬0.38米,是自己從藝數十年,創作的最大、最精的一件作品,古琴臺、黃鶴樓、晴川閣、歸元寺等八大武漢著名風景點均被精細地縮雕在這艘巨龍舟上。為了他們這件作品,他和兒子耗時一年零二個月完成。
龍從發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代表作品《龍鳳舫》,《大柏木鼓船》、《端午龍舟》至今陳列在人民大會堂湖北廳,復原古戰艦《五牙戰艦》由中國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永久收藏。
任本榮:
申請武漢漢繡地理標識
“我們的漢繡工作室剛獲批擴大為漢繡藝術研究院了,目前正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武漢漢繡地理標識產品?!弊蛉?,任本榮大師興奮地告訴記者:目前他有7位入室弟子,松散弟子五六十個,已創作千余件作品,花色上萬種,涵蓋民俗、婚慶、壽慶、宗教、戲曲等方面。
年逾八旬的任本榮,12歲起學徒,學習漢繡的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等全套工藝流程,是繡花街上泛笠淮傳人。任老一直致力于漢繡資料的搶救和整理工作,已整理出2000余件(種)資料,并用4年時間為香港、澳門回歸、“國慶”50周年繡制了三大掛件,奉送給政府,現收藏于市博物館。老人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辦起一個漢繡博物館和漢繡培訓基地。
沈松柏:
“青花瓷剪紙”精美絕倫
也許大家對傳統的剪紙藝術并不陌生,你見過精美絕倫的“青花瓷剪紙”嗎?昨日與武漢旅發投簽約的3位民間工藝大師中,被譽為“江城八怪之一”的沈松柏最年輕,近年,他將“青花瓷“引入剪紙令人拍案叫絕。
沈松柏在江城有“漏洞百出”花樣怪之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從藝35年來練就了快速剪、刻、撕單色或彩色等不同剪紙作品,尤其令人驚嘆的,他能在一分鐘內快速剪出兩個不同的男女兒童頭像,有30余幅作品在全國工藝大賽中獲獎,50余幅作品被中外友∈詹兀作品多次作為政府禮品贈送外國來賓。前些年,他的作品《百花爭艷圖》和《百鳥花鳴圖》、《剪紙清明河上圖》等引人關注,近年,他創作的“青花瓷剪紙”技驚剪紙界。 (記者蔣太旭)
Copyright? 2018 武漢旅游體育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備17008517號-3